
挑 粮 小 道 上 的 故 事
作者:陈光耀、刘旭辉
巍巍井冈,峰峦叠嶂。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重走朱毛挑粮小道,蜿蜒崎岖、高低不平,陡峭狭窄的小道上布满了不规则的石块,加上雨后路面湿滑,单人徒手都非易事,没走一会我们就气喘吁吁、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可是在1928年,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山上红军战士吃饭问题,毛泽东和朱德亲自带头从山下的宁冈地区几经辗转,将30万斤粮食挑到山上,及时解决了井冈山革命队伍的给养问题。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这如此险峻的道路上挑粮行走真是个不小的考验啊。
正当我们艰难的相互提示着“小心路滑,注意安全”的行进中,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小凉棚,有个当地“老表”正在向我们打招呼。“来来来,走累了吧?坐下歇一会儿!”热情地招呼并用手指着说:“这颗大树下是当年毛委员坐过的地方,我们老百姓都非常感谢共产党的恩情啰,带领咱们穷人闹革命,在当年的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非常艰苦,经常缺吃少穿,缺衣少药,在与敌人斗争中牺牲了4.8万人唻,都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老表说到这里有些激动,眼圈也有些红了。这位“老表”看起来50多岁,黝黑的脸庞,黑发已成银丝,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他斜背着一个挎包,脖子上搭着一条粉红色的毛巾,精神矍铄,很健谈的样子。
为了打破这个沉重的局面,刘旭辉同志手指着用旧床板搭建起的小桌上摆放着的几个参差不齐的西瓜,询问到:“老乡,你这西瓜怎么卖?”“呵呵,这西瓜在山下买只要十几元钱1个,我从山下背到上山来,就要卖50元钱1个喽,其实西瓜本身不贵,也就是挣点辛苦钱,要感恩共产党啊,让我们有了现在的好日子。”听着“老表”阿哥的淳朴话语,刘旭辉同志火热激情地大声说到:“老乡,给我们切个西瓜吧!”并从兜里掏出50元钱,“老表”阿哥忙着张罗为我们切西瓜。在闲聊中我们得知,“老表”阿哥家住在距这里约三千米的地方,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这些西瓜挑上来,只是为了挣几个辛苦钱。
“井冈山的西瓜真甜,不愧是革命圣地的西瓜呀!”大家边吃边聊。这时从小道上走来了一位大婶,手里拎着两大瓶水。“领导们,大家吃完西瓜洗个手吧!”大婶招呼着我们伸出手,哗哗地往我们手上倒水。“唉呀,你这水提上来很不容易,省着点吧!”老杨同志有些心疼地说。“没事,没事,用完了我再去提”,大婶笑着说。看着淳朴实在的举动,听着善良真诚的话语,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当年红军与老百姓血肉相连的奋战场景,使我们所有人感触颇深……
我们在当年毛委员挑粮休息讲话的这棵大树旁,每个人都轮番体验着扁担箩筐的挑粮感觉,原本是要收费2元/次的,可是“老表”却对我们说“重在参与,不收钱啊!”我们大家已快速地与这位“老表”融入在一起。稍作休整后,我们打算返程,刚走出两步,耳畔便传来了“老表”的歌声,唱着当年送别红军的山歌“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哎......小心路上就有石头……”并向我们挥手送别。顿时,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紧握“老表”阿哥的双手,情之深、意之切……最后,我们特意请了不会用手机照相的大婶给我们拍下了这张难忘的真实记录相片。
一个小小的挑粮小道,一个普通的江西“老表”,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艰苦卓绝和当地百姓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红米饭,南瓜汤,挑粮小道歌声扬”是当年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回响,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留给我们的除了当年斗争的悲壮和感人的鱼水之情,还让我们深刻领悟了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干部,要用井冈山精神指引我们的日常工作: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勇闯新路。在自己的岗位上带好团队,争当奋斗者,不做“僵尸粉”,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美丽追求而努力奋斗!
来源:宁波吉利罗佑党工委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班